过年日记

时间:2025-11-03 10:35:15
实用的过年日记(通用42篇)

实用的过年日记(通用42篇)

一天终于结束了,想必大家都学习了不少新知识,这时候,最关键的日记怎么能落下。那如何写一篇漂亮的日记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过年日记,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过年日记 篇1

过年了!过年了!那即让人快乐,又让人期待新年终于到了!

除夕夜晚,无论大人还是孩子脸上都荡漾着温馨笑容,除夕晚宴是丰盛,鸡鸭鱼肉、暴炒溜炸、还有像元宝一样白白胖胖饺子。满屋子里洋溢着欢歌笑语。

过年了!过年了!过年让我期待就是丰富多彩电视节目,比电视节目还要诱惑我是漫天飞舞烟花。当新年钟声敲响时,我一手拽着哥哥,一手拉着姐姐,以讯雷不及掩耳之势冲进了烟花飞舞世界。砰砰、砰天空中顷刻间奏响了新年乐曲,我和姐姐挥舞着小礼花和着这动听旋律雪地上奔跑着,仿佛走进了梦寐以求世外桃源。这一刻用语言也难以言表内心幸福。

过年了!过年了!漫天飞舞烟花写满了欢乐天空中荡漾,久久……久久……

  过年日记 篇2

昨天晚上,外婆打电话叫我们去过年,她说:“过年和买新房子一起请客。”于是我一大早上就起床了,我和妈妈坐车不一会儿就到了,我急急忙忙的跑到外婆的新房子,好漂亮!它是三室一厅的,什么都是新的,我最喜欢的.就是窗帘,卧室的窗帘是我最喜欢的粉色,它看上去是那么的温馨,如果在这儿睡一觉,会做美梦的。

我正在观赏着新床,妈妈却叫我吃饭了,于是我便和我的表妹去吃饭了,我们两在一起吃饭,我们吃了腊肉和香肠。嗯!真香!这可是我今年第一次吃喔!外婆做的菜太好吃了,本来我就吃饱了,可我又吃了很多,最后我的肚子都快撑“爆”了。

吃了饭,我和表妹就到街上玩了,我请客,给她买了一颗棒棒糖,我也买了一颗,我们嘴里含着棒棒糖,手牵手的到处看,看看这儿,再望望哪儿!真像是“刘姥姥进大观园”。

  过年日记 篇3

一大早,我就被炮声给惊醒,可以说,是从昨天夜里炮就一直放着。作为一位中国人,怎能不感到激动,仿佛每放一炮,自己就离春节更近了一秒,时间会帮我留住春节的。

很快,我们就去拜年,一去亲戚家,他们就热情招待,马上就腾出了座位,茶也端上了,瓜子花生也拿出来了,几乎沾满了一个桌子,大人们喝着茶,有的在说童年往事,有的再说最近家里发生了什么大事。孩子们跟大人们也谈不上什么话题,成群结队的去玩了,总是乐呵呵的,无忧无虑的。

时间过得很快,一眨眼,太阳心就到头顶了,也是该我们家“主角”登场了——我的奶奶。奶奶拿起锅铲,开始抄起菜来,不一会儿,奶奶最拿手的绝活糖醋排骨就出炉了,一端到桌子上,就香气扑鼻,不仅看起来很好,也非常好吃,汁是酸的,但咬完以后,却又发现是甜的。奶奶的鱼也烧的不错,她烧的鱼,肉越在里面烧的越熟,第一次尝鱼的`人都会拍手叫绝。咋么样,我们家的主角厉害吧。

晚上,彩色的烟花唤起我童年的那一分天真,那时,我感到多么美好。

  过年日记 篇4

放寒假了、我最期待的节日——春节就要来临了。

今年的春节与往年不同,我阳城县下发了《禁止燃放烟花爆竹》的通知,这将是我度过的第一个没有鞭炮的春节,听到这个消息后,我想:这个春节太没意思了,听不到热闹的鞭炮声,也看不到绚丽的烟花,那它还有什么好玩的呢?这时,爸爸说:“你别急,到了晚上我们一起去看灯展,一定不会让你失望!”

夜幕降临、华灯初上,晚上的县城如同披上了一件五彩斑斓的时装,展现出妩媚的一面来。

我们全家来到街上,华丽的彩灯挂到了树上,把树木打扮的像个害羞的`小孩子,穿着过年的新衣给大家看,整条街看上去如在天堂一般。很多高楼上都装上了射灯,五彩的光柱变换着各种造型,长长的光柱好像要射到月亮上去。今天的彩灯比往年的彩灯更加美丽,颜色更加丰富,更加艳丽,人们纷纷驻足观看,赞不决口,此刻,月亮上来了,和着炫丽的彩灯,把地面照得如同白昼,一阵风吹过,彩灯们翩翩起舞,向过路的人们炫耀它们的舞姿,真是琳琅满目,令人目不暇接,春节被彩灯装点的焕然一新。

以前,我觉得有鞭炮的春节很美,但现在我觉得没有鞭炮的春节也很美!

  过年日记 篇5

中国是一个文化之国,有许多传统文化,也有许多传统节日,有端午节,重阳节、清明节、元宵节……不过,我最喜欢的就是过年了,因为这是全中国最盛大的传统节日。

你们知道过年的来历吗?去年春节联欢晚会上,主持人说,很早以前,年就是一个可怕的野兽,它每年除夕,都要出来害人,杀人放火,无恶不做,害得人们吃了不少苦,后来有一个老婆婆,她想了一个办法,她身穿红衣红裤红袜,门外贴上红纸黑字,还放红红的炮竹,把野兽吓跑了。以后每年除夕,家家户户都这样,就成了过年。

我最喜欢过年,每到过年,家里都要买许多菜和好吃的'零食,小孩要穿新衣服,门上贴倒福字,门两边贴上春联,窗上贴上美丽的窗花,把家里打扫得干干净净的,请上所有的亲威一起吃团圆饭。

晚上,妈妈做了一大桌好菜,有甲鱼、鸡鸭、年糕、大虾、螃蟹……好酒好肉,应有尽有。8点,一家人坐在电视机边,看春节联欢晚会,一家人其乐融融,幸福满满。让我最开心的就是,我有红包,我可以买东西吃。12点,我们出去放炮竹,爸爸点火,我捂着耳朵看,真是又漂亮,又开心。

中国的传统节日——过大年,我是这样过年的。你们呢?

  过年日记 篇6

每年的大年三十是春节。每次春节,我都会想起王安石的“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春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人们有很多习俗:贴春联、吃年夜饭、放爆竹、给红包……我印象最深的就是放爆竹了。每年接近凌晨12点时就能听见外面“啪啪”、“嗖嗖”的爆竹声。每到那时我都要在阳台上环顾四周,看着四面八方火光四射的礼花和爆竹,我也会按捺不住扯着爸爸走出户外放爆竹。

我还记得第一次放爆竹的情景。我首先把爆竹放在地上,接着,我拿着打火机,把手刚伸出去又缩回来,心里有点儿害怕。爸爸鼓励我说:“大胆试一试,见到引线燃了再缩手完全来得及。”爸爸给我打完气,我深呼吸了一口,勇敢地把手伸过去。“咝咝”,引线终于点燃了!我赶忙跑到爸爸身后,捂住了耳朵。爸爸抚摸着我的头说:“你看,不都点燃了吗?别怕啦,快看着红红火火的'爆竹!”我睁开眼睛,看到爆竹在黑色的夜幕中变幻成火树银花,漂亮极了!放爆竹真是又紧张又刺激,太好玩了!

过年真好!我们不仅能吃到香喷喷的年夜饭,还能放爆竹,和亲人们团聚。希望我们家在新的一年顺顺利利,财源滚滚!

  过年日记 篇7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你们猜猜这是关于什么节日的诗歌呢?对了,这是北宋时期王安石写的《元日》,这首诗描写了过春节时人们的生活状态。

今年春节,我们全家驱车回到了爸爸的故乡——怀化过节。除夕之夜,快接近零点的时候,我们把事先准备好的烟花爆竹都搬到了 ……此处隐藏13420个字……>这就是我的家乡过年的方式,相信别的同学一定还有更好更精彩的介绍,那就快介绍给我吧!

  过年日记 篇38

盼望着,盼望着,叶儿黄了,雪花飘了,送走了满天飞舞的“金蝴蝶”,迎来了一个粉装玉砌的世界,也迎来了愉快的寒假。眼见春节将至,我和爸爸妈妈便决定大年三十回老家过年去。

随着汽车的一路鸣笛,我们终于回到了老家。一到家门口,一个大红色的福字呈现在我眼前。奶奶见了我们,又是杀鸡又是宰鸭,忙得不可开交。随后,我在每个房间走了走,发现了许多变化,电视房里那忽明忽暗的小灯换成了明亮的小灯,以前的'“小黑白”换成了21寸的彩电,就连让人冷得瑟瑟发抖的厕所都安上了取暖器!没想到几个月没回家,乡间的变化这么大呀!

看够了乡间的变化,我又被弟弟拉着去看杀猪,只见那屠夫拔出一把锋利的尖刀,朝那猪的喉咙刺去!伴着一声嚎叫,我被迫睁开了眼睛,只见屠夫把猪血装在一个盆子里,我问叔叔这是干什用,原来,等猪血冷却后,在热水中蒸一蒸,就做成了血豆腐。啊?这就是我们吃的血豆腐?不不不,我再也看不下去了,于是我猛地挣脱弟弟的手跑开了。

天渐渐黑了,该吃团圆饭了,热气腾腾的饭菜端上了桌。今天的饭菜可真丰盛呀,有红烧鱼、肘子、萝卜炖排骨……闻得我口水都流了出来。我刚要动筷子,妈妈却说:“你别动,要祭完祖先才能吃哦!”哎!我只能望着饭菜叹气了!

喂,我警告你可不要把我的搞笑事件泄露出去呀!

  过年日记 篇39

今天,我和妈妈踏上了回家的征途。

我和妈妈做了飞机又做了动车。下面我就要介绍内容了。

昨天晚上,妈妈和我商量了一件事,说每天要回家,我便举双手赞成。

今天,我一进飞机场,哇!好壮观哦!人山人海,每个人的脸上都带着说不出的喜悦。有的在排队托运行李,有的在打电话问候,还有的在休息区休息。

一个小时后,我们开始进站检票了,有个人的电话响了,他接了电话以后一听,“咦?怎么只有哗啦啦的声?”一摸自己的裤兜,原来他还有个电话,是他因为回家太高兴了无意间按到了自己的手机号呀!笑的我们前仰后俯……

一到飞机上,我们听到了两个素不相识的人的对话。一个男的'问:“你带钱了吗?”另一个男的回答:“带了。”那一个男的说:“行,回去给你带。”那给人又回答:“谢谢啊。”这样的一问一答逗死人了。

到中午了,飞机上有个帅气的叔叔发了一盒盒香喷喷的午饭,能使我们包餐一顿。

到下午了,广播通知:“我们的飞机马上就要降落到长春龙嘉机场了,请各位体谅降落时耳膜的疼痛。”

飞机降落了,我们又坐了半个小时的动车。

半个小时后,我们下了动车,我们一家人团聚了,想那首歌曲写的:“有钱没钱,回家过年……”

我喜欢回家过年!

  过年日记 篇40

近乡情怯。返乡的感觉是复杂的,欣喜夹杂着落寞,展望簇拥着怀旧,许多过往和憧憬蜂拥而来,让人应接不暇。

最累的是眼。不停地寻找着熟悉,寻找着陌生。希望一切都不改变,就停留在从前。淘米洗菜的汪塘如今遍布水草,捉鱼摸虾的沟渠早就干枯见底,炊烟不再,母亲的召唤已从岁月里飘远。夏日里常常戏水的小河已经断流,我们徘徊在岸上,换一种崭新的方式生活。

心随脚走。想,自己最熟悉的是哪里,哪里哭过,哪里笑过,哪里捉过迷藏,哪里梦中曾反复念叨过。脚开始变得无所适从。道路还在,只是没有了往昔的模样。田间的小路,已不再漫长,几步就可迈出记忆。难道,平坦会比崎岖难走,明亮的路灯反而会不如黑暗。

几只狗在狂吠,态度鲜明地排斥我这个归客。这些大黑、阿黄的孙辈,哪知道它们祖辈与小主人的交情。只有老屋向旅人敞开了门扉,默不作声。疲惫的老屋,在高楼的夹缝中蜷缩,在夕阳里沉稳地沐浴。

如果遇见一群孩童,你从中依稀可见多年前小伙伴的身影——嗲声嗲气的'假女人、常年流鼻涕的二狗子、光腚戳马蜂窝的李大胆……生命在延续,生活却不可复制。记住,别随便打听别人,尤其是别打听村里的哪个老年人,说不定就问到不好的消息。生老病死,时刻提醒着我们去珍惜自己。

在这里,我们的乳名被频繁使用。每一次回老家,总感到背后有人喊我的名字,喊出我对于自己和岁月的陌生……

  过年日记 篇41

春节,是中国人一年里最重要的节日。在春节里,人们会以各种方式热热闹闹地迎来新的一年。春节习俗繁多,譬如贴春联、发红包、放鞭炮、放烟花、祭祖、吃年夜饭等,形式多样,不可不谓隆重之极。

大年初一前几天,奶奶家便已挤满了人。大大小小,老老少少,似乎都被一种叫“思乡”的情感不约而同地聚到了一起。平常大家分居各地,难得一见,再见面时自然十分亲热。大人的谈话声,小孩喧闹声交织在一起,煞为热闹。这里有一种叫“血脉”的东西让我们紧紧相连。看着这个快乐温馨的大家庭,我的`心里充满了温暖的感觉,经常不由地想:若是能够永远这样生活下去,那该多好!

今天是大年初一,大家一大早起床,用过丰盛的早饭,便按照当地习俗去祭祖。今年爷爷奶奶搬到城里住了,祭祖祠堂在乡下,有一段距离,我们要开车回去。路上看到很多车辆,它们奔赴的目的地都一样。我们还没踏入祠堂门口,轰天的鞭炮声就不断传来,祠堂外面几米高的钢杆上,一串串火红的鞭炮正发出一阵阵巨响,有的鞭炮还炸出五颜六色的彩光,煞为好看。怀着感恩的心情踏入祠堂,跟随着爷爷,我们都肃穆地跪下祈祷,希望得到老祖宗的保佑。人们的祈祷声轻轻敲击着耳膜,此起彼伏,丝毫不受闷热空气的影响。这是一个让人感恩的地方,神圣而又庄严。

回到城里的家,已经是下午时分了,不一会,大人们就做好了丰富的年夜饭,在欢声笑语中,我们度过了农历新年的第一天。

  过年日记 篇42

眼看快到春节了。腊月二十三,人们真是忙得不亦乐乎,又要掸尘,又要准备好酒菜,还要贴对联,购置年货。孩子们可放松了。因为放寒假了,快过年了。

我在乡下奶奶家疯玩,变成了一个假小子。二十三,奶奶可忙死了,一会儿从厨房里出来,一会儿又拿着东西从储藏间里进来;而我和同村的小伙伴玩得正欢呢,村子里回荡着我们的欢声笑语。晚上,奶奶家要请灶神,吃年糕,粽子,糖。据说腊月二十三灶神要上天向玉皇大帝禀告人们一年来的情况。年糕和粽子可以粘住灶神的嘴,这样灶神就说不出人们在这一年里犯下的错误来了,糖能让灶神在玉皇大帝面前只说好话,除夕到了,我收红包收得合不拢嘴,大家围桌而坐,互相倾诉着一年来得到的收获和对下一年得到的希望。然后,我们一家人看春晚:滑稽的小品让我们捧腹大笑;清亮的歌声让我们陶醉其中;优美的舞蹈让我们赞叹不已。

正月初一,乡下要请菩萨,几乎没有什么人出门,都在家里休息。正月初一的静和元宵的闹真实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元宵节,人们都要去猜灯谜,吃元宵。可惜,第二天学生要开始上学了,人们又恢复了往日的忙碌。

除夕到了,我收红包收得合不拢嘴,大家围桌而坐,互相倾诉着一年来得到的'收获和对下一年得到的希望。然后,我们一家人看春晚:滑稽的小品让我们捧腹大笑;清亮的歌声让我们陶醉其中;优美的舞蹈让我们赞叹不已。

《实用的过年日记(通用42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