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实用】小学语文教案合集六篇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那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小学语文教案6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小学语文教案 篇1设计说明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在诵读儿歌、古诗时,要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同时要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语,借助表演和观察读物中的图画等方式阅读。本课内容浅显,课文插图形象传神,意境高远,语言生动活泼,通俗易懂,朗朗上口,使人读起来心情愉快,便于陶冶儿童的审美情操。
本着“让学生得到最大的发展”的原则,本教案设计利用汉语拼音帮助识字,做到读诗字正腔圆,并能用儿童化的语言描绘情景,体会江南的景美物丰。引导学生在阅读中感悟,发挥想象,充分表演,调动各种感官,深入古诗情境,对古诗进行理解和再创造;而后鼓励学生与他人分享所学知识,学以致用,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课前准备
1.(1)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师)
(2)制作荷叶、荷花、小鱼头饰。(教师)
2.(1)预习生字、新词。(学生)
(2)读熟课文。(学生)
(3)收集有关江南和荷花的图片或诗句。(学生)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出示课题
1.启发谈话:同学们去过江南吗?你去过江南的哪些地方?(学生自由谈话,分享快乐。)
2.过渡:人人都说江南美,让我们一起去领略一下江南水乡的风光吧!(多媒体课件播放江南水乡的美景,学生观看。)
3.引导学生谈谈观后感。
预设:
生1:那儿的水很清很清,清得可以看见水底的鱼儿。
生2:那儿的荷花粉红粉红的,特别漂亮。
生3:碧绿碧绿的荷叶像大圆盘一样,美丽极了。
4.导入:是啊,江南水乡就像一幅美丽的图画。曾经有一位诗人看到江南水乡的美景情不自禁地写下了一首诗——《江南》。
设计意图:充分利用课程资源,发挥多媒体的优势,让学生初步感受江南的美好,初步了解江南水乡景物的特点,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二、多种方法,识记生字
1.学习“江”。
(1)导学:谁来说说这是几拼音节?怎么拼读?
(2)引导学生明确这是三拼音节,然后练习拼读,最后在班内展示拼读。
(3)导学:你有什么好办法来记住这个字?
(4)学生自由交流识记的好办法。
预设:
加一加:氵+工=江。
字谜:工人在水边——江。
换一换:“红”的部首换成“氵”就是江。
(5)在电视上或班级的点名册上认识“江”。
(6)导学:我们来看看这个字是怎么演变的。(课件出示“江”的汉字演变过程。)
(7)课件演示书写过程,学生跟着课件演示书空。
(8)引导学生扩词并说一句话。(如,江水:我看过江水滚滚向前的样子。江边:小孩子最好不要在江边玩耍。)
2.学习“南”。
(1)提出自学要求:先读准字音,然后看清字形,再想一想用什么好方法记住这个字。
(2)学生按要求一步一步地自学“南”。
(3)交流自学情况。重点交流识记方法。
设计意图:在重点指导“江”的读写的基础上,出示自学提示,要求学生自学“南”,让学生自己去领悟学生字的方法。采用“先扶后放”的教法是为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借助媒体,初读感知
1.导学:下面让我们随着诗人到江南水乡的荷花池去走一走,看一看吧!(播放古诗范读的多媒体课件,学生观看、倾听。)
2.导学:你看到了什么?学生交流,教师相机贴图片。
3.导学:我们小朋友知道荷叶也叫莲叶,那么荷花也叫莲花。谁来做小老师把你知道的有关莲花的知识向大家介绍介绍?
4.学生自由介绍。
预设:
生1:我知道莲花在夏天开放。
生2:我昨天上网查过,莲花有好几种颜色,有红的、白的、黄的、紫的……
生3:莲花可以结出莲蓬,莲蓬里面有许多莲子。
生4:我还知道《小池》《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都写到了江南的荷花。
……
5.感知内容。
(1)过渡:作者是怎么写江南的荷花的呢?让我们走进诗歌吧!
(2)导学:下面请同学们借助拼音把《江南》这首诗读正确,读通顺。
(3)学生借助拼音自由、大声地读诗,遇到拼不准的字可以请教同桌、老师、字典等。
(4)指名读全诗,学生评价。引导学生重点从字音是否正确和语句是否通畅两个方面来评价。
(5)导学:你感觉江南怎么样?(学生自由说出读文后的感受。)
设计意图:因为学生对江南并不了解,所以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引导学生感知诗文的主要内容并展示收集的资料,增加了学生对江南及荷花的了解。
四、发现规律,集中识字
1.字卡出示课文中的生字:采、莲、鱼、东、可、西、北,引导学生在小组内互认。
2.鼓励学生互相交流记字方法,引导学生创造性地认记生字。
预设:
谜语:(1)像四不是四,方位中有它。(西)
(2)大丁遇小口。(可)
3.请学生当小老师领读生字卡片并组词。
4.组织学生分组比赛读,教师随机正音。
5.分男女生两大组开火车认读去掉拼音的生字,检测生字掌握情况。
设计意图:依据一年级学生的年龄和学习特征,在识字环节教师重点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本环节通过学生参与自主识字、创造性识字、小老师领读识字、赛读识字等方式,让学生真正成为识字学习的主人,提高识字的效率与识字的积极性。
五、示范引领,自主写字
1.课件演示“可、东、西”三个字的书写过程,引导学生自由观察。
2.组织学生交流观察结果。(重点引导学生交流笔顺和笔画占田字格的位置。)
3.教师根据学生交流情况,引导学生观察重点笔画。(“可”的最后一笔是竖钩。)
4.教师示范书写生字,学生仔细观察,并跟着书空。
5.学生描红,临写,自由练写。
6.投影展示,师生共同评议。
设计意图:按照规范要求认真写好汉字是教学的基本要求,所以,教师强调练字应在学生仔细观察、发现规律的基础上进 ……此处隐藏5329个字……学家开启了科学的大门,揭示了让世人瞩目的科学真理。可是文中有这么一句话:要发现真理说难也并不难,说容易也不容易的。你怎么看待这个问题?请结合文章说说你的看法。
1、老师提出小组讨论要求
2、老师明确讨论要求、巡视指导。
3、、适时追问引导:
A三个事例中哪些词句能具体说明科学家有敏锐的目光?
B 善于思考又具体体现在哪些地方?
C 齐读15、16小节,你觉得又能给你什么启示呢?
4、、归纳小结:科学并不神秘,科学也并不遥远,只要我们善于发现“?”(板书),不断探究,不断思考,有一种打破沙锅问到底的.精神。解答了“一百个”(板书)问号“之后”(板书),才能把“?”拉直变成“!”(板书)也就是找到真理。
1、 据我所知,在人类的发明,类似这样的例子何止这三个?同学们能否再介绍几个科学家发明创造的故事?
2、 读完了课文,了解了人类科学许多感人故事,你从中获得什么启示呢?
3、:难道我们的收获而已吗?大家有没有一种想亲身一试,做一回勇敢的实践者的愿望呢?
4、小结:罗丹曾说过:“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那么我说“生活中不是缺少真理,而是缺少发现,缺少善于思考,勇于探索的勇气”。愿今天的课能送给大家一双慧眼、一颗慧心、一双巧手,赶快抓住你身边、脚边、手边的每一样事物。“五千个哪里,七千个怎样,十万个为什么”之后,你也会从平凡走向伟大。
1、学生研读文章(圈划批注)。
2、小组讨论。
3、集体交流。
4集体朗读、个别朗读。
1、同学们交流课前收集的信息。
2、学生交流。
3、交流:自己对生活的观察以及曾经产生的疑问。
小学语文教案 篇5[设计理念]
语文教学要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和内心世界。在教学中,让学生联系自己的学校生活,体验课文的情境,在愉悦的学习状态中受到情感的熏陶。
[教学目标]
1、认识“学、校”等九个字,会写“习、有、同”三个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课文内容,认识自然段。体会学校是乐园。
[重点难点]
重点是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难点是体会学校是乐园。
[教具准备]
教学挂图、生字和词语卡片。
[教学时间]
两课时
[设计流程]
一、启发谈话,引入新课
你喜欢自己的学校吗?说说为什么?
二、揭题,读题,释题:“乐园”指什么?(快乐的地方。)
三、初读课文,读通读顺
1、自读课文,把字音读准确,不会读的字先读上面的拼音,或用笔画出来,问问老师或同学。
2、听课文录音或老师范读,注意听清楚不会读的字。
3、个别读,示范读。
四、再读课文,整体感悟
1、自由朗读课文,想想课文有几句话,你是怎样知道的。
2、认识自然段。
3、指导朗读体会每一个自然段。
4、联系学校实际说说:学校里有什么,自己最喜欢的是什么?
五、学习生字,积累词语。
六、巩固练习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小学语文教案 篇6一、激情导入
同学们,在奇观一单元中,我们感受了浙江潮的神奇壮观,今天让我们再次来到浙江,欣赏位于浙江淳安县境内的绿色千岛湖那美丽旖旎的自然风光。(板书课题)首先让我们从“绿色”入手,去感受那里的魅力,为什么说它是一个绿色的湖呢?请同学们快速阅读第一自然段,从中找出答案。
二、感受“绿色”
1、生自由读,找出有关绿色的句子(板书:水绿、岛翠、山青)
齐读最后一句话,让同学们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同是一个绿,作者却能用不同的词语来表达,足以感受到祖国语言的丰富。
2、这一段除了写水绿、岛翠、山青,还向我们写了千岛湖的什么呢?
3、绿色的千岛湖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呢?(美)能形容一下美的程度吗?(像诗,像画,像仙境)板书:诗
让我们用诗一般的语言来吧这幅美丽的画卷读出来吧!(生齐读第一自然段)
三、趣探“千岛”
1、感受了千岛湖的绿,让我们去欣赏一下那形态万千、各具特色的岛吧!课文的哪几个自然段写了千岛湖的岛?(2——7自然段)生自由读
2、千岛湖有多少个岛呢?(这可真是名副其实的千岛啊!)我们用一个词来形容就是——岛屿众多。课文重点向我们介绍了四个特色岛屿,你喜欢哪个岛呢?请同学们再次读,重点读你自己喜欢的岛,老师要你做小导游给游客们介绍的哟。
3、指名以导游的身份来介绍,师提出要求:要有亲和力,要和游客有交流,可以带上动作。
4、总结:从同学们的介绍来看,这些岛有的因动物而知名,有的因——花树而著称,有的因——名胜古迹而闻名遐迩。(理解“闻名遐迩”)请大家快速作出判断,作者是按什么结构来写岛的?(总——分)
四、研读“奇迹”
1、美丽的千岛湖在作者眼中不仅是一首美丽的诗,而且是一个奇迹(板书:奇迹)为什么呢?请同学们默读8、9、10自然段,画出重点句子。
2、提问:从这几个自然段中你有获得了有关千岛湖的哪些信息呢?
3、所有这一切信息告诉我们,千岛湖不仅风景优美,而且资源——丰富(板书:资源丰富)从《枫叶如丹》中,我们知道绿是播种者的颜色,是开拓者的颜色,千岛湖正是蕴含了人类智慧和汗水,同时又孕育着人类绿色的希望。让我们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来感受生命的力量。
五、总结升华
1、生齐读最后一段,师:这一段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呢?揭示中心句。
2、师:是啊,千岛湖的成功改造,给我们一个深刻启示:大自然造福于人类,人类要和自然保持和谐,只有我们与自然保持和谐,就一定能创造出更多的绿色奇迹。因此我们说,千岛湖是人与自然合写的诗,是一个人工创造的绿色奇迹。学完课文,你对绿色有更深的了解吗,你所知道的还有什么冠以绿色呢?让学生充分说后总结:这里的绿色不仅指颜色绿,而且蕴含着勃勃生机和良好的生态环境。
六、拓展延伸
其实,在我们的家乡三门峡也有这样一个美丽的景观,每年冬天,这里都会迎来一批尊贵的客人,他们三五成群在湖面上玩耍嬉戏,悠闲散步,振翅欲飞,同学们,告诉我,这批客人是——白天鹅,这个美丽的景观是——天鹅湖。我们只需改动题目中的两个字,也能像本文作者一样写出一篇文质兼美的作文《绿色天鹅湖》。(稍作指导,课下完成)
附:板书
人与自然合写的
┍────────────
绿色 水绿 岛翠 山青 诗
千岛 岛屿众多
湖 资源丰富 奇迹
┕────────────┚
人工创造的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