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日记

时间:2025-11-03 10:36:26
【精品】读书日记4篇

【精品】读书日记4篇

一天即将过去了,相信你有很多感悟吧,想必是时候写一篇日记了。日记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读书日记4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读书日记 篇1

吴老师建议我读一些诗,今天,爸爸指导我读了一首徐志摩的诗——《再别康桥》。

作者徐志摩是我国杰出的诗人,他一生的诗中,有许多非常优秀的'作品,《再别康桥》就是其中一首。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这句诗,已经成为中国诗的名句。这首诗抑扬顿挫、朗朗上口,我和爸爸、妈妈一起看了PPT,听别人诵读,妈妈还叫我背下了前八行。

在这首诗中,我最喜欢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到在康河的柔波里,我甘心做一条水草。这两节,因为作者在两节中,分别把金柳比作夕阳中的新娘,把自己变成水草,抒发了作者依依惜别之情。在下一节里也写得很好,比如说,作者把树荫下的一个水潭写成:不是清泉,是天上虹;作者认为那水潭是天上虹揉碎在浮藻间,还沉淀着像彩虹一般五彩缤纷、五颜六色的美梦,这是多么美好呀!

我以后要多读一些诗,增加自己的文学修养.

读书日记 篇2

每当我陶醉在书的海洋,便有一种奇妙的感觉充溢心房,由衷的感叹:“读书真好!”

我对书的喜爱是由一次"意外"引发的。这追溯到我的小学时代。当时我是个贪玩的人,不爱看书,上课涂涂画画,下课蹦蹦跳跳。这样,我成了学习上的"困难户"。一次,打满红叉的考卷被几个男生看见,结果被他们讽刺一通,说"女生不中用",可没一个女生敢反驳。我的.自尊心受到伤害,回家后躲起来哭了,满眼是男生的嚣张、女生的无言!

一本书中的"巾帼不让须眉"唤醒了我。我开始进入书的殿堂,第一次发觉书是如此神奇。于是我发誓,要努力学习,赶超"前人",在下一次考试中"笑傲江湖"。

此后,书成了我的好友。我不再懒惰,不再贪玩,努力充实自己,成绩也直线上升。渐渐地,我从老师眼中看到了赞许,从同学眼中看到了敬佩。这一切都是书的功劳!在书海遨游成了我最大的享受!

在书中,我发现一个又一个秘密:猿人是人类的祖先,恐龙十分高大可怕,遥远的年代人们钻木取火――原来世界这么奇妙,仿佛举目望去,便发现北极的冰川,看到埃及尼罗河畔成千上万的人修建金字塔……

我常常不由自主陷入一个个故事中:当白雪公主逃脱恶魔的诡计,我不禁大声叫好;当睡美人重获新生,我快乐无比;当福尔摩斯巧妙揭穿骗局,我悬着的心才渐渐平静……读书真好。

进入祈福新邨学校,我更步入了文学的殿堂。书变厚了,变深奥了。从书中,我看到了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友谊,窥探了高尔基的童年,欣赏了冰心的散文,了解了李白的豪情、杜甫的感慨……我逐步告别无知和幼稚,走向理智和成熟。这一切都归功于书本,是它把我带进知识世界的无限空间。

没有书,我的生活会黯淡无光;没有书,我成长的脚步会又慢又沉。读书使人聪颖,读书让人睿智,读书使人学会破译社会和人生的密码,读书让人探索奥秘无穷的宇宙和自然……

书,滋养了一代又一代人;书,是全人类进步的阶梯!

读书日记 篇3

打开《苏菲的日记》,我才意识到小时候对生命和自然的思考竟然也有哲学的影子。囊括人类与世界的终极原理,那些关于思维与存在的高深逻辑,原来也可以出现在孩子的世界里。只是,这种孩子般的温馨也把我带入了烦恼中——我们探索千年,忙碌一生,却无法确定我们个体的存在与否。《苏菲的日记》,讲述了一个十四岁女孩学习哲学的神奇经历。故事情节很简单,大家都只习惯性地当它是摆放哲学信息的框架了,但如果摒弃攫取信息的心态细细回味,就能找到新的理解与迷惑。

苏菲,本应是故事的主角,却在探索哲学的过程中,发现自己的世界原来是贾德爸爸笔下的配角,她的家人、朋友、哲学老师来自虚无,并终将会随着小说的结束而消失。在故事的结局,她与哲学老师历尽千辛万苦终于逃出这个虚无世界的时候,却发现自己无法融入真实世界的生活,因为没有人可以看到他们,而他们也无法改变真实世界。

生命由一串巧合组成,奇妙而珍贵。在此之前,我从没有怀疑过我的存在,即使当我意识到苏菲并不存在是件很悲哀的事情,我还是对生命保持着一种理所当然的态度。《庄子》里曾经有一段:“昔者周庄梦为蝴蝶,栩栩然蝴蝶也。自喻适志与!不知周也。俄然觉,则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梦为蝴蝶欤?蝴蝶之梦为周欤?”究竟是我们在做梦,还是梦中的人物梦到了我们?上帝存在与否,灵魂存在与否,我们存在与否,一代代仁人志士甘愿用一生的质疑和探索去完善它,这是哲学的幸运还是悲哀?

因为那几千年前的疑问,辩论家们用几千年的着书立说来荟萃思想,科学家们试图用剖析自然来寻找真理,唯物主义者用解剖和实验证明立场。我想当初的质疑者大概不会想到,因为这个问题,世界开始忙碌起来。笛卡尔的“我思故我在”,启发人们用怀疑与思考证明自己是存在者;黑格尔的辩证法,用动态的包容升华于寻找永恒真理;尼采的.“上帝已死”,无情地揭示生命的发生、发展与解释宇宙存在的关系;萨特的“存在先于本质”,肯定了“我存在”比“我是谁”更加重要。而神话的流传、宗教的兴起和艺术的萌芽,也都因我们对生命的探索产生。可以说,正是这种怀疑给了人类探索世界的意义,同时教会我们怎样坚忍地拿起手中的天地神石,擦出照亮广袤大地的文明之火。

如果说对存在的思考让我痛苦、矛盾,那么值得庆幸的是,《苏菲的日记》把始终贯穿的哲学精魂涓涓传递。其实,苏菲的日记也很精彩。苏菲师生的哲学课是世界灿烂哲学史的迁移,从演说、艺术,到科学和诗;从米雷克斯和雅典,耶路撒冷和亚历山大港,到伦敦和巴黎;从神话传说、希腊自然派哲学家的早期哲学,到苏格拉底、柏拉图的理论升华,从中世纪的黑暗,穿越文艺复兴、启蒙运动的重生,到马克思、达尔文,不断延续到将来的未知。多少理论的推翻与诞生,凝聚着人类对于生命与存亡的不懈探索,就在这样一本有趣的小书中生成。我想,这也就是很多人喜欢把它当做哲学史入门的缘由吧。

苏菲的哲学老师曾经说过:“生命本来就是悲伤而严肃的,我们来到这么美好的世界里,彼此相逢,彼此问候,然后我们就失去了对方,并且莫名其妙地消失了,就像我们莫名其妙地来到世上一般。”

其实大可不必如此悲观,这让我想起周国平的寓言《幸福的西绪弗斯》里的一句话:“总有些事情是宙斯的神威鞭长莫及的,那是一些太细小的事情,在那里,便有了我们的幸福。”如果,我们存在,就更有理由珍视生命;即使不然,也不应该懦弱,因为存在于细枝末节中的幸福总可以弥补生命的缺憾。

读书日记 篇4

《笑猫日记》里的人物,除了杜真子的妈妈,我都很喜欢。

《笑猫日记》这套书的`内容大多数是介绍发生在动物界的事情。本收作者杨红樱阿姨,她像个永远长不大的孩子。杨红樱阿姨写的书,我觉得可以让大人们回到童年,让大人们读懂孩子的心。我不明白杨红樱阿姨的女儿 为什么是上天派来的“小天使”,而杜真子的妈妈却觉得杜真子是她的“小罪人”呢?

《笑猫日记》读完了,可我还依旧不忘笑猫的宽容大度!

《【精品】读书日记4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