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实用】春节日记集锦7篇
时间如快马般匆匆,一天又过去了,相信你有很多感悟吧,这时候十分有必须要写一篇日记了。那么写日记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春节日记9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春节的前两天,孩子们的脸上露出了春节特有的快乐,大人们一年的劳累得到了安抚,春节是多么重要的节日啊!
走在有浓郁春节气氛的大街上,到处张灯结彩,每棵树上挂满了大大的红灯笼,市场里的人群都穿着厚厚的棉袄,嘴和鼻子前有一丝白气慢慢的上升。人们手里都有提着年货的、有捧着桔子树的、有抱着娃娃的,场面热闹极了,脸上都挂满春节到来的喜讯。
在新春佳节,我们为警察叔叔们送去了一点心意!希望在繁忙时他们也可以用这些小食品充饥!
最后,我想说:谢谢您们!谢谢您们让我过了一个有意义的新年,谢谢您们在佳节为我们的付出!!
隆隆的炮竹声喜庆而又热烈,我醒了,虽然还有些许睡意,一看表,才七点十分。侧耳倾听,隔壁房中闷闷的,依然宁静。我便知父母仍在梦乡里。
一伸手,便摸到了一本书,是《朝花夕拾》。于是我带着倦意随手翻看。“这是关乎一年运气的事儿,千万不可大意!”哦,书里人们也是要过年了么?
“阿妈,恭喜恭喜……”“恭喜恭喜,大家恭喜,真聪明!”……一直看到“我”吃完福橘。哦,是的,大年初一早上要吃福橘呢,“这样,一年到头,顺顺溜溜……”一眼到此,我心念一动,从床上一跃而起,以让人眼花缭乱的速度收拾好自己后,我顺手抓了两个橘子——福建产的橘子——一边剥,一边推开父母的卧室房门,自己嘴里咽下一瓣福橘,立马又向父母的嘴里各塞了一瓣,父母个个一惊,还没回过神来,我的祝福已然到了他们的耳畔“恭喜恭喜!爸妈新年快乐!”妈妈先回过了神,笑嘻嘻地回“恭喜小宝新年快乐!”这时爸爸才猛然亿起怎么回事,但嘴巴也已下意识地回了一句恭喜。此时,妈和我已笑成一团了。
正月初一早上的“突然袭击”让这个家都醒了过来。炮竹声仍未停歇,但喜庆的窗花已然跃跃欲试,要紧贴透亮如新的玻璃,给这个家多增添一份喜庆。
虽说早已忘记了剪窗花的的手艺,但对这个民间艺术的.喜爱从未减退。一尾欲跳出窗花的大鱼,传达了“年年有余”的祝愿;一匹欲日行千里的赤兔,让新年的好运气如万马奔腾跟随而来;一个欲欢快嬉戏的童子,稚嫩明媚的笑让旧年的所有的烦恼驷马难追。
昨天晚上,雪就淅淅沥沥的下了起来。我望着飞舞的雪花,感叹道:“啊!真希望今夜一直不停的下!”早晨起来,上帝实现了我的愿望,给我了一个大大的“pleasantly surprised”——房顶上、屋檐上、树上、地上、台阶上到处都穿上了厚厚的'雪白的“棉衣”。而且雪还在不停的下,下得很着急,很慌忙。上帝似乎要去办一件很急迫的事而快迟到了,想赶紧把积攒了两年的雪全部“扔”完。雪片越来越大,雪下得越来越密,而且还很杂乱:有的雪花直着下,有的雪花朝南边斜着下,有的雪花则朝北边斜着下,还有少数的雪花调皮地波浪状地下。啊,真有趣!我这调皮鬼又手痒啦!走,玩雪去喽!~
楼下的雪已经被我们踩成稀巴烂了,于是,我和姐姐、妹妹准备去楼上堆雪人。
由于时间有限,我们准备堆一个可爱的小雪人。开始啦!第一步就是滚两个雪球。一个是身子,一个是脑袋。姐姐和妹妹滚那个大雪球身子,我一个人滚小雪球脑袋。我先弄了一个手心大小的雪球,然后在松软的雪地里一圈一圈的慢慢滚。虽然很慢很慢,但我一点也不着急。因为堆雪人要的就是耐心嘛!过了十几分钟,两个雪球都滚好了。于是,我把大雪球安置在一片比较平稳的地方,再把大雪球的顶上弄平、小雪球的底下弄平。又把小雪球小心翼翼的平放在大雪球上。又捏了一点雪,塞到两个雪球之间的缝中,这样就固定住了。我们又找了一些树枝,分别插在眼睛、鼻子和嘴的位置。往后站了站,总觉得有一些单调。于是,又把姐姐的围巾给它围上。我又去屋里翻箱倒柜的找到了一顶小帽子给它戴上。大功告成啦!
我们慢慢的把小雪人抱到楼下。于是就赶紧进屋烤手。而小雪人还在院子里迎着风雪微笑……
一阵“噼哩啪啦”的鞭炮声传来,空气中弥漫着烟火的气息。一年一度的春节又来到,一大早,爸爸妈妈就忙个不停,只见妈妈利索地擦洗着桌椅、门窗、地板,屋子的里里外外都被妈妈擦洗得闪闪发光,最值得惊奇的是玻璃擦得明晃晃的,看上去像没有隔着玻璃似的。再看看爸爸,小心翼翼地用透明胶布把春联贴在大门的墙上,不偏左不偏右,更不偏斜,可不,爸爸贴春联的技术可是一流的。爸爸又站在椅子上挂红灯笼,红灯笼代表喜庆,我家的红灯笼一挂到阳台上,比谁家都红艳、突出,特别引人注目。爸爸妈妈的'一举一动,让在旁边观看的我都傻眼。忽然,我想起一个关于过年的传说:古时候,有一种名字叫“年”的凶猛的怪物,每到腊月,便出来伤害人畜。有一次,“年”来到一个村庄,它被一家门口晒的大红衣服吓跑。“年”到另一处,又被灯光吓跑。人们终于发现,原来“年”是怕红色、火光和响声的。想到这里,我终于知道为什么过节人们都要打扫屋内外卫生,贴春联、窗花,挂红灯笼等等。这种风俗体现中国人讲文明、爱清洁的美德。
啊!每条大街小巷,都有那么多五颜六色的身影在晃动,像河水一样流淌,前不见头,后不见尾。
在柔和的灯光下,各色精美的糖果和售货员亲切的笑容融为一体,使人赏心悦目,顾客们抱着大包小包拥挤着走出超市,个个脸上挂着笑容,心里淌着蜜。家家户户都清扫房屋和庭院,都贴上春联、年画,到处焕然一新。
啊!除夕之夜终于来临,全县各处都张灯接彩,有的地方横着竖着挂着五色的灯串,有的地方放着五光十色的烟花,还有的地方一群群穿着漂亮快乐的孩子在尽情地玩耍。
春节踏着农历12月24日零时的钟声,走入桂林的城乡。这天是桂林人的“小年夜”,也就是“过小年”。过小年这天,人们宰狗、杀鸭,庆贺春节来临。这天的爆竹声,然后带着人们送灶王爷“上天言好事”的心愿噼哩啪啦地炸响,声传高宇。人们认为灶神是一家之主,一家的善恶功过祸福都由它掌管,所以每年将尽,都要送灶神上天向玉帝奏明,为全家降福免灾。祭灶的仪式多由家里的长辈去办,他们将糖果放在灶头祭祀灶神,祈求灶神“上天言好事,下凡降吉祥”。用糖果祭灶神,目的是让糖“粘住”灶神的嘴巴,让他甜甜的嘴巴尽说好话。除夕夜幕降临后,再放爆竹接灶王爷下凡。这是桂林“过小年”的古俗,此刻即便是鸣放鞭炮,也仅是古俗遗存的仪式罢了。
从腊月二十四到三十,人们忙着置办年货,打扫居室内外,以干干净净迎接新年。然后过节的传统食品种类繁多,且寓有完美的愿望:腊月二十九蒸年糕,年糕有甜、有成、有荤、有素,吃了年糕(高),新的'一年生活、工作蒸蒸日上,步步高升。
除夕的晚餐,人们喜欢阖家团聚,菜肴中必有“圆子”、“欢喜”,取其团团圆圆,欢欢喜喜之意。这个夜晚,万人空巷,都在家中守岁。守岁时,要把火盆的炭火烧得红红火火,以象征生活岁岁兴旺。当零时一到,老老少少喜气盈盈,以爆竹声声迎接新年。然后这喜炮声不绝于耳,此起彼伏,直到更深夜静,人们仍无睡意,炉火依然旺着,就是要去休息,也依然不会忘记把火盆的火偎好,留下火种,等明天一早燃上一盆好火。新年的火种犹如人的生命,它是新年财旺、家旺的好兆头。人们对火的感情如此深厚,或许是因为火给人类带来了礼貌、带来了温暖吧。爱火就如同热爱自我的生命,在新年尤其如此。
“旺年到,旺年好,新年的日子又到来了……”随着我手机里喜庆的歌声响起,我们的年夜饭也拉开了帷幕。
好丰盛的晚餐,海鲜、肉类、鱼类……一下都吃不过来了。其中一碗名叫“八宝菜”的,听外公还讲了个故事:相传,有家做小生意的人家,有年运气不佳,亏本负债。眼看年关逼近,夫妻俩整日愁思,拿什么办“祝福”,请财神菩萨,无奈,只得从家中冬季的常备菜——腌白菜煮熟当做供品,谁知被饱食山珍海味、鸡鸭鱼肉,喝得酒醉眼迷的财神爷看中,见此户供品与众不同,就大吃几口,谁知荤后吃素,味美异常,财神爷牢记心中。
第二年,这户人家买卖顺利,生意兴隆,发了财,一户发财,家家效仿,所以这个“八宝菜”从此成了老百姓过年必备之菜。我听后,不禁大大地吃了好几口,爸爸也不甘落后,也不停往自己碗里夹。“哈哈哈……”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吃着、聊着、笑着。我收到了长辈们的红包和祝福,“身体健康,万事如意”我也把美好的祝愿送给了长辈们,满屋子充满了浓浓的亲情!
外面,爆竹声声脆响,烟花五彩缤纷。按捺不住喜悦的心情,吃好我拉上爸妈,逛到了镇上。除夕夜的党湾小镇,呈现出一派迷人的景象。走在镇中心文化路上,绚丽多彩的灯光把马路两边的房子点缀得熠熠生辉,特别是转角农业银行圆弧造型在灯光衬托下更是充满都市风情,隔离带的'树木上挂满了一个个红灯笼,洋溢着欢乐喜庆的新年气息。
不知不觉,走到了我的学校旁——学林广场,清澈的河水,秀丽的灯光,如诗如画,散发出城镇化的迷人魅力。风情小镇,名不虚传,我为我美丽的家乡感到自豪!
大年初一,穿上了妈妈给我准备的新衣服,戴上了本命年的红围巾,一碗热腾腾的汤圆,意味着团团圆圆、圆圆满满,这年味无时无刻都在!我为生活在这样一个美好的时代感到幸福!
狗年兴旺,十犬十美!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