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精选我的日记合集5篇
一天即将过去了,相信你有很多感悟吧,需要进行好好的总结并且记录在日记里了。你所见过的日记应该是什么样的?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我的日记5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初三生活,让我感觉完全不同于初一初二,处于初一初二时并没有觉得那时有多轻松,但没有比较就没有辨别,现在回想起来,那时值是太幸福了,早上不会跑操,晚上不会上晚自习,第二课堂随意挑,各样活动只有你有能力,展示才华的机会一个不少,但上了初三就不一样了,虽然不向高考那样惨烈,但面对好的高中资源那样少,学生家长都挤破了头,要上一个好高中,有一个好的平台,所以学到废寝忘食、学到舍我其谁、学到不破楼兰终不还也不足为奇。总结几点感触:
一、调整学习状态的重要性
每次不光是期中、期末,就连周测、月考,都要排名和总结成绩,所以压力很大,因为每次都会有很大的起伏,如果你不好好的调整心态,被时高时低的名次所左右情绪的话,就真的很难提高成绩,因为课时快,没有复习时间,题量大,难度相当中考。所以老师说的好,现在不是你看分数的时候,而是看问题,把知识点弄会的时候,要越挫越勇,注重战略战术,题海捞金,个个击破。所以把心态调整好,非常重要。
二、家长、老师的陪伴给我们学习的动力
回到家,我觉得妈妈的一句问候,能让我非常感动,体谅家长的一片苦心,但有时一句责问,也会让我莫明的恼火,熄灭我攻克难题的热情,后来想想又太不应该。所以,家长也很理解阴晴不定的我们,陪伴我们前行。还有无怨无悔的老师们,更是夜以继日的.忙碌,出题,判题,释疑解惑,看到老师心力交瘁,眼圈发红的样子,我们也不忍让她们失望,老师在顷其所有,为我们的未来着想,感谢家长和老师,是你们给了我们学习的动力。
三、正在向自我的目标迈进
原来自已小时候说的理想,还很遥远远大的话,现在就是向自己目标迈进的时候,所以这一步很重要,是靠自己的努力去争取来的,实际证明,你的付出多少,就会有相当的回报。我希望我能成功。姐姐在寒假,送给我的书上的一句话: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我觉得正在向我的目标迈进着。
我的初三生活,有虽然有时有些惰性,有时也会偷懒,但总体感觉紧张充实,有欢笑、有汗水、有付出、有收获,“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我深信,只要努力过,就不会后悔!
成长,这是一个熟悉的字眼,每个人都在成长,成长可以是各种各样的,我们可以在接受教育时成长,可以在知错时成长,也可以在困难的磨练下成长……
还记得我上小学一年级时,听到大人们说起“十六大”,可是我一点也不知道“十六大”到底是什么。有一天晚上,我和亲戚们一边吃饭,一边看着电视新闻,外公向我提出了一个问题:“宁宁,‘十六大’是什么呀?”我顺口回答:“是十六个大人在开会。”听了这句话,亲戚们哈哈大笑起来。父亲告诉我说:“宁宁,‘十六大’是党和国家领导召开的第十六次人民代表大会。”
现在,我长大了, 已经是一个五年级的小学生了,已不再是那个什么都不懂的“小可爱”了,我会自己扎头发, 会自己挑衣服穿,会自己整理房间,会自己去上学…… 我有空时还会帮母亲做一些家务活,父亲母亲累了,我会用我的小手为他们按摩按摩。
昨天,阿姨单位加班,她把弟弟带到我家,让母亲临时看管一天。没想到,爷爷来电话,说奶奶身体不舒服,叫母亲陪她去医院。无奈,管弟弟的差事就只能交给我了。母亲临走时很不放心,千叮咛,万嘱咐,要我照顾好弟弟。母亲走后,顽皮的`弟弟一会儿在床上蹦来蹦去,一会儿拿起扫帚说:“俺老孙来也!”危险动作一个接一个,这样下去可不行,我想,弟弟平时最喜欢听《孙悟空三打百骨精》的故事了,于是,我使出了浑身解数,弟弟果然听得津津有味。接着,我教弟弟拼拼板、画画、做数学题……很快已到了下午四点,母亲回来了,看到这情景,她的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现在,我觉得自己确实长大了,有很多事都能独立解决了。我希望自己今后在遇到困难时也能勇于面对,顽强克服,不断进取。这才是真正的成长。
“妈,你又在偷看我的日记?”我气愤的大叫。
“恩,我……我只是了解一下你最近的学习情况和你的书写……”她尴尬的笑笑,脸上露出小孩子般的不知所措。
第二天写日记后,当我合上日记本,宣告大功告成时,我蓦然发现,日记本的封面上有一丝血迹,那么嫣红,竟然让我吃了一惊。我流血了?我仔细的察看了我的手,没有。那……是从哪里粘上的,算了吧,无从知道。
晚上,我正在书房里看书,妈妈在一旁织毛衣。突然,我的后背好痒,我就请求妈妈帮忙。妈妈的手很粗糙,可是挠痒却很凑效。一会儿,我忽然觉得刚才挠痒的地方,有种黏黏的'感觉,我用手去擦,手上居然粘上了血迹。
“妈妈,你的手流血了?”
“不……不是的……”
我赶快抓起妈妈的手,天呐,那到底是一双什么样的手,手指都都像松树枝,粗糙,干枯,一道道的伤口血迹斑斑。我的新颤抖起来,这就是手,是我妈妈的手啊!我的心似乎就要被那道道伤口吞噬。
泪水漫过我的脸颊,我猛然我的日记封面,难道日记封面上的血迹,是妈妈的手?我一下子全明白了。
今天,当我打开日记本时,那嫣红的血迹便鞭笞着我,让我不断前行。
1月24日 星期二 晴
在1月24日大年初二的下午,我千里迢迢地从杭州来到了这个古都。这里有千年前的文化遗产,还有世界第八大奇迹---秦始皇兵马俑。现在,大家应该知道我在哪里了吧!哈哈,就是那古城---西安。
下了飞机,就听说了西安有一大怪,我十分喜欢,就是“面条像裤带”。这句话说了一个食物---裤带面,又叫biang biang 面。这个biang字特别难写,字典里也查不到。它共有51个笔画,虽然它看起来很难写,其实记它有一个方法,只要背下一首诗就行了,那首诗是这样背的:“一点飞上天,黄河两道弯,八字大张口,言字往里走,左一扭,右一扭;西一长,东一长,中间加个马大王;心字底,月字旁,留个勾搭挂麻糖;推着车车进咸阳。”想想一定很好吃,大家都说要去尝尝。
不过,等我吃到真正的biang biang 面时才发现,它的味道可不怎么样……
1月25日 星期三 晴
啊!天终于亮了!我昨晚基本上是醒着的。因为太激动,所以基本没睡。今天去哪里呢?半坡遗址、华清池、秦陵地宫、秦始皇兵马俑。太棒了!
秦始皇兵马俑真让我留连忘返。一到那里,就可以看见一个巨大的秦始皇像。我还看了最最经典的……二号坑!哈哈,想不到吧,最最经典的二号坑一个兵马俑也没有。这是为什么呢?因为二号坑的兵马俑被“活埋”了。为什么说“活埋”呢?因为在挖掘一号坑时,考古队员发现,出土前的兵马俑是有彩绘的`,出土后半小时兵马俑表面迅速被氧化。吸取了一号坑的教训,为了能让大家看到更完好的兵马俑,在挖掘二号坑时,30分钟内又将坑埋起来了,要等到抗氧化技术成熟后开挖。只有原秦兵马俑博物馆老馆长拍了珍贵的几张照片。
接着,我们又参观了秦兵马俑博物馆,馆内有三大镇馆之宝。第一大是绿俑,其它俑的颜色都被氧化了,而它没有,它全身都是绿色的;第二大是一把剑,它的长度对于别的剑来说很容易折断,而它出土时是弯曲的,近90度,把它拿起来后,竟慢慢变直了;第三大是一个跪射俑,这个看起来很平常,没有奇怪之处,但这个跪射俑出土时竟然没有一个破损处,它十分的完好。
今天的西安之旅真有意思,希望你有机会也来细细游赏。
明天的旅程还要继续,我好期待……
大人正忙着搬新家的时候,转来转去的小儿子不知从哪冒出来,手里举着一样东西,竟是我儿时的第一支口琴,我大喜过望。
那是我上小学时,一次放学的路上,雨过天晴,刺眼的阳光把泥泞地上的一个东西照得一亮一亮的,我好奇地走过去,费力地抠了老半天,发现竟是一支口琴,可惜一侧少了螺丝,我瞪圆眼睛又在那个泥巴窝里抠来捏去,也没能找到那丢失的螺丝,天快黑了,我只好握紧它兴高采烈地奔回家。
“妈妈,我这口琴能修好吗?”妈妈看看泥乎乎的口琴再看看我,马上打来两盆水,先把我的口琴放进去浸着,接着捏紧我的手,把我牵到脸盆边,从上到下洗了一遍:“这么脏的孩子我可不要喔”,之后妈妈把口琴捞出来,拔出头上的夹子,拧下了螺丝,洗清了水,再用麻花线把两片口琴盖对穿,拉紧,打结,最后甩干了水,给了在一旁踮着脚看的我:“傻丫头,试着吹吹看。”我连忙接过来飞跑到后面大院子里,找到一棵大树靠稳,含住琴冲着琴孔一阵狂吹,呜啊一声响了,我开心地尖叫起来。
记得我第一次见到口琴,是妈妈带着我到省城出差,在逍遥津公园里游玩的时候。我正坐在秋千上愉快地荡来荡去,忽然听见一种特别悦耳的声音。遁声望去,是一个小阿姨背靠着柳树嘴里含着什么在吹。好奇的我拖着妈妈羞答答走到她面前。小阿姨微笑着把嘴里的东西拿给我看,告诉我这叫口琴,接着又对着我吹了起来。羡慕不已的我当场就拽着妈妈去买,到商店一看,我心马上凉了,那锃亮的口琴足足抵我的学费。无奈的妈妈只好拉着我走出了店门。现在可好,它远在天边近在眼前。
虽然那时我不懂什么乐谱,但我整天手不离口琴,吹着吹着,到后来反正会哼唱的流行歌曲凭着感觉我都会吹。在那个很少有录音机的`八十年代初,我就像一只快乐的小精灵,吹着我的口琴四处呼朋引伴,在寒风呼号的冬夜里唱得大汗淋漓,在夏日午后的小树林边唱得蝉儿深嘶力竭的抗议,在芦花劲舞的江畔唱得浪花一个劲地翻跟头。最得意的是一次上音乐课,老师在组与组中间边走边唱,突然发现垂着眼帘的我,正用一块绸子边脚料揩一支口琴,便叫我到讲台,让我吹着口琴教大家唱《英俊少年》的主题歌:“小小少年很少烦恼,眼望四周阳光照,小小少年很少烦恼,但愿永远这样好……”
如今已过不惑之年的我,早已没有了当年的天真烂漫,但那些和它有关的快乐往事却像一壶陈年老窖,年份越久,滋味越浓。这支陪伴了我青少年时代的旧口琴,我要一起搬进新家。
文档为doc格式